丰富乡村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关于改善非遗传承人生存现状的调研报告

2018/12/04 来源:兰溪新闻网

  “看得见传承,留得住乡愁”,非遗传承人是乡村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好这支队伍的作用与价值将丰富乡村历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兰溪是我省中西部的一座千年古城,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的非遗人才资源。目前,全市共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0名,其中国家级2名、省级9名、金华市级43名、兰溪市本级66名,另有100多名非遗传承人未进入非遗传承名录。近日,我们就非遗传承人这支队伍的生存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

  非遗传承人队伍基本现状

  走访调研发现,老龄化严重、人才断层严重是目前非遗传承队伍存在的最突出现象和最大问题。就兰溪市而言,全市60岁以上非遗传承人人数占非遗传承人总数的55.6%,50~60岁非遗传承人人数占非遗传承人总数的33.3%,40~50岁非遗传承人人数占非遗传承人总数的9.25%,40岁以下的非遗传承人人数仅占非遗传承人总数的1.85%,而近73%的50岁以上的非遗传承人虽身怀绝技,却苦觅不到合适的弟子,面临非遗后备人才匮乏的问题。

  非遗传承人队伍发展问题

  (一)经济保障“少”。目前除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每年有2万元固定补助外,其他级别的非遗传承人一般无固定补助收入。非遗传承人收入两级分化严重,只有小部分技艺处于金字塔顶尖的非遗传承人能获得较高收入。大部分非遗传承人都难以因技致富,有些甚至相对贫困。没有经济收入的支撑,非遗传承人难以有条件、有心气、有力量实现自我振兴,投身乡村振兴更是自顾不暇。

  (二)社会地位“低”。受时代教育发展水平限制,目前大部分非遗传承人普遍是农村手艺人发展而来,学历绝大多数是小学、初中,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几乎为零。学历问题成为他们参加比赛、展览,申报个人荣誉、职称的绊脚石,降低了非遗传承人传承的主动性。没有健全的社会关心关爱机制,缺少社会影响力,腰杆子挺不直,发挥不了率先垂范的作用,非遗传承人俨然成为被忽视的群体。

  (三)支撑平台“小”。非遗传承受农村保守观念的限制,大多是通过家族人员沿袭传承。非遗传承人各自为政,没有交流展示的平台,难以擦出火花,可谓是势单力薄的“单干户”,缺乏合力去服务乡村振兴。

  相关建议

  如何改善,让非遗传承人成为乡村振兴、文化复兴的“金种子”?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扶持关爱,做到“非遗忘”。通过出台政策、联系关爱、建立市场的方式,让非遗传承人感受到政府的关爱,既让非遗项目得以传承,又解决非遗人才“经济保障少”的问题。一是加快出台非遗传承人培育扶持政策。设立市县级“非遗传承基金”,在非遗人才培养、项目创业、人才服务、项目展示交流等方面给予全方位资金补助和奖励,缓解大部分非遗传承人和学徒的经济压力,激发其传承动力。二是建立部门领导联系非遗传承人制度。参照市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和优秀企业家制度,通过部门领导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形式,激发传承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营造尊重非遗传承人、关爱非遗传承人、服务非遗传承人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探索建立市县级非遗作品交易市场。由政府或行业协会组织牵头成立,非遗传承人全员参与,通过“有形的手”建立“无形的手”,帮助非遗传承人主动对接市场经济,拓宽非遗作品销售渠道,提高非遗传承人知名度和经济收入。

  (二)探索开放式评价机制,做到“不遗憾”。职称、荣誉是衡量人才能力和水平的标尺,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即需要“顶层指导意见”,更加需要“基层实施细则”,才能真正解决非遗人才“社会地位低”的问题。一是严格贯彻《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加快出台省级、市级基层一线非遗人才评价实施标准和操作细则,对具有高超技艺、特殊成果的非遗传承人不唯学历、年龄、论文,分级分段进行评价,给予定职称、颁证书、授勋章,不让每个特技在身的非遗传承人留下遗憾。二是畅通人才荣誉评选渠道。将非遗传承人纳入省市县级拔尖人才、首席技师、优秀工匠等各类人才荣誉的评选对象范围,每次拿出一定比例的名额专门从非遗传承人中进行评选,同时,加强对非遗传承人技能和故事的宣传,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社会认同感。三是建立“准入和退出”评价机制。创新评价方式,准入前中后均采取“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综合评价,通过自我推荐、相互对话、专家点评,给予非遗传承人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有传承人被评不合格的,可取消“非遗传承人”称号,打破非遗传承人“终身制”。

  (三)创新平台建设,做到“能遗传”。非遗项目很多都是小众项目,完全依靠市场和个体行为,很难得到发展,需要着力打造“发展、培养、展示”三个平台,才能解决非遗人才“平台小”的问题。一是成立非遗传承人发展平台。鼓励有名望的非遗传承人牵头建立“非遗传承人协会”“非遗工作馆”“非遗合作社”等交流合作平台,引导从事相同(似)项目的非遗传承人“抱团发展”,经常性开展互动交流、成果展示等活动,使得非遗传承人由“松散个体”向“紧密群体”转型。二是搭建非遗传承人培养平台。依托“非遗工作馆”等平台,探索“馆(社)校合作”模式,在当地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开设非遗兴趣班和设立非遗传承人培育基地,挖掘培育一批有兴趣的学生加入非遗传承人队伍,逐步建立“老、中、青、少”四代非遗传承人梯队。三是打造非遗传承人展示平台。依托乡村振兴东风和当地旅游景点,将非遗元素融入旅游工艺品设计,特别是在古城、古村景点建设一批非遗品牌店、非遗体验馆,通过“会、展、演、赛”增加非遗项目的体验性和互动性,盘活非遗经济,让非遗传承人在乡村振兴中活起来、火起来、富起来。

□兰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两新工委副书记、招才局局长 许佩秦

编辑:汪雅婷

兰溪新闻

更多

专题聚焦

更多

导报视频

更多

兰溪市新闻办  兰江导报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兰溪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新闻许可证:浙新办【2006】49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7029369
浙公网安备330781021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