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兰溪明确提出“无违建”创建五年目标三年实现,即2016年实现“无违建”创建先进市,2017年创建成“基本无违建市”,2018年创建成“无违建市”。
这是一场利在千秋的“城乡革命”,这是一部逢山开路的壮美史诗,这是一次拔钉清障的全民行动。
“拆出好环境,村里后生更好讨媳妇。”2017年7月,黄店镇在一天半内集中拆违63户,村口的大路上,83岁的村民黄姣姣显得很高兴。
“20年顽疾连根拔起,了却了村里一桩心事。”2017年底,女埠街道午塘村重拳整治集镇乱搭乱建,村党支部书记舒明升松了口气。
“危房拆掉了,村里路宽了,车子终于能开到家门口。”2017年,永昌街道沈家村以拆后利用为抓手,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村民看到了家门口的改变。
变化,在三江大地上悄然发生。高压推进,腾出发展新空间
2017年,对兰溪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深入推进“三改一拆”行动暨“无违建”创建工作,坚决贯彻“高压推进、有违必拆、高效整治、靓化环境”的十六字方针。
这一年,咬定青山不放松。在实现“无违建先进市”创建的基础上,坚持不创则已、创则必成的信心,坚决打赢创建“基本无违建市”攻坚战。
这一年,凝心聚力抓统筹。创新“三办”合署办公模式,构建“一组三办二十部”,“全市一盘棋”统筹城乡环境整治工作。
这一年,敢叫古城焕青春。实施8个城中村和1个桃花坞区块棚户区改造,征迁改造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
这一年,大拆大改不喊停。继续发挥集中攻坚作用,每周一巡查,每月一主题,以治危拆违、两路两侧、控新治危等为重点,开展集中攻坚周行动。
……
2017年,是兰溪收获硕果的一年。全市累计完成旧住宅改造179.45万平方米,旧厂区改造183.96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226.82万平方米,拆除各类违法建筑471.68万平方米,为城乡环境建设和面貌改善腾出发展空间,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提升。拆改结合,整出城乡新面貌
女埠街道午塘村、下潘村,历史上曾风光无限,分别拥有一座商铺林立的繁华小集镇。但由于长年累月管理不严、监督缺位,导致乱搭乱建严重。
必须拆除干净!2017年底的一个清晨,兰溪市委副书记范冬岩开展晨查“七点行动”,巡查至两座集镇,揪出沉积20多年的违建顽疾,要求街道势必整改。一周后,两座集镇开启集中拆违攻坚行动,累计拆除面积一万多平方米。
“七点行动”,这项雷打不动的晨查行动,已成为兰溪“三改一拆”长效管理的代名词之一。今年以来,兰溪市领导已累计巡查20次,共计35个村,交办问题点位96处,问题办结率100%。
与此同时,全市围绕新增违建“24小时内发现,48小时内处置”工作目标,将426名村干部作为“三改一拆”观察员,积极构建“无违建”网格化长效管理机制,从源头杜绝新发违建。同时开展新增违建“百日清零”行动,拆除违建151宗,面积5.5万平方米。
在“无违建”创建中,兰溪创新机制,将327个行政村分为一、二、三类村,倒排计划,逐月推进,分类指导,把具体任务落实到乡镇到村。
这其中,也有许多亮点。全市将省级园林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与旧住宅改造有机整合。以朝霞村为例,在社区内建设206平方米下沉式绿地,将固体污染物大量沉积绿地,促使有机污染物净化;坚持有拆有保,将中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落和各级文保单位,与“三改一拆”有机结合,做好规划、抓好项目、治好环境。在14家企业实施“蓝色屋面”光伏发电项目,累计改造面积达48.9万平方米,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破而后立,建出人居新环境
美丽古村风姿绰约,美丽古镇风华正茂,美丽古城重焕青春……行走在兰溪大地上,随处可见拆后重开的繁花盛景。
高颜值的兰湖周边曾经鸭棚云集、污水横流,如今已建成省级旅游度假区,雅舍小镇典雅清丽,一到节假日,湖边宾客满盈;兰江街道胡大山村,原本充斥着汽修厂、养殖场、废品收购点,拆改整治后,成为全市第一个环境处理与景观公园集合的湿地公园,春夏时节,繁花似锦;八卦奇村诸葛村,6栋420年历史的古宅改造成高端民宿,焕然新生,保留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兼具了现代舒适的居住体验。
“三改一拆”的红利,不在别处,就在家家户户的门前。
位于永昌街道的沈家村,曾因历史上建房缺少规划,显得拥挤不堪。村民日益富裕,每家几乎都有了小轿车,只是村中路窄,开不进村,一到逢年过节,车辆停在村口,绵延好几百米。
去年,村民发现这样的情况发生了改变。全村开展“一户多宅”和危旧房整治后,不仅拆出村道两侧空间,还腾出了村户门口的“宝地”,用于拓宽道路,划定车位。如今,一条两公里长的宽敞道路环村而过,村民家门口的堵点一一疏通,车子一直开到家门口,畅通无阻。
拆是为了立。拆立之间,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像沈家村这样,让群众共享拆改成果的例子,数不胜数。 城乡发展永无止境!2018年,兰溪将以“无违建市”创建为抓手,擂响战鼓,敢啃硬骨,勇于造势,勇于亮剑,在“三改一拆”行动的坚定足音中,吹响城乡环境蝶变的号角。
记者 冯亦柔
兰溪新闻
图片新闻
专题聚焦
导报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