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兰溪人从腊月就开始忙碌,农家开始酿“年酒”、蒸“年糕”、炒“米胖”,切“冻米糖”,兰溪各地有着各式各样的“舌尖”年俗。
水亭——麻糍
香香甜甜糯糯的麻糍,是兰溪市水亭乡畲族村民逢年过节必备的小吃。
过年了,身穿节日盛装的畲族村民,一边唱着畲歌,一边打着糍粑。刚蒸熟的糯米,热气腾腾,米香四溢,在一人反复捶打下,在石臼中慢慢成为一个糯米团。另一人则在抬槌之时用沾了温水的手翻转青石臼中的糯米团,一起一落,配合娴熟。这个石臼现在可不多见,这些传统工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连带着过年的习俗。当打麻糍的声音响起时,畲乡村民知道,年就要到了!
糯米打成了糯米团,接下去,就到了麻糍制作成型的阶段。畲家妇女们手沾芝麻粉,揪起一小团打好的麻糍,展开,包入红糖芝麻,就势提起一角将麻糍包好,最后再裹一层芝麻粉,一个小巧精致的麻糍就诞生了。畲族人民热情好客,逢年过节招待客人都希望拿出最好的东西,小小的麻糍有着“生活甜美,又香又圆”的寓意,表达了畲族人民对远方客人的欢迎。
女埠——土索面
土索面很多地方都有,然而女埠下潘的土索面不仅是周边地区村民的春节最爱,还远销国外。
从揉面、擀面、卷面,再到拉条晾晒,土索面的制作全靠手工,以“土”为首命名,着实贴切。土索面的“土”,来自与村民对食物最质朴的追求,饱含制作者手心的温度。也正因此,土索面口感劲道实在。
天气晴朗的冬日,村民们纷纷将土索面条拿出来晾晒。清风徐来,细长垂挂的面条轻舞,宛如天人拨弄琴弦,煞是好看。
制作好的成品下潘土索面,呈8字型,面条长度长、存放时间长,出村进城,变成家喻户晓的“长寿面”,凭借过硬的品质,美好的寓意,成为春节期间大家的不二选择。
诸葛——馒首
诸葛八卦村闻名中外,在这里不仅有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更有着浓厚的古村落文化。而在村中的诸葛古街上,忙碌的传统手艺匠人们将生活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让古村的年味变得更浓。
诸葛永星是古街馒头店的老板,从他奶奶辈开始,家里就一直做着馒头生意。和其他的馒头店不一样,在他的店里,馒头并不叫馒头,而叫馒首,“首”与“头”同意,相传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以后,为祭奠河神而发明。
如今馒头已经成为了百姓家中逢年过节,操办喜事必不可少的食物。和面、切条、整型,再上蒸笼,在腾腾雾气中,馒头的香味扑面而来。静静等上半个小时,热腾腾的馒头总算可以出炉了。不过,此时的馒头还不能上市,待馒头店女主人盖上自家印记以后才算最终完成。
盖着红印记的大馒首,夹上一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咬一口,年味就这么来了。
记者/文 沈冰珂 记者/摄 王萍
兰溪新闻
专题聚焦
导报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