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兰溪新闻网 >> 健康

冬病冬治 三九贴 贴三伏后还要贴三九

2018/12/28 来源:兰溪新闻网

  《黄帝内经》以为“天人相应”,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选择在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三九”时进行穴位贴敷,是将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扶正祛邪,调补阴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对夏天三伏贴的疗效起到加强和巩固作用。

  三九敷贴补气助阳

  所谓的三九日,是以冬至次日算起,每九日一敷,每一个九日为一九,第二个九日二九,第三个九日为三九,临床实践证明穴位贴敷治疗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冬至为阳气升发之时”,此段时间施治,具有补气助阳,扶正祛邪的巩效,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在三九天进行中药穴位敷贴,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温经通络活血的功效,往往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三九贴防治疾病的机理主要是通过四个方面起作用。1.局部因素:通过药物对局部皮肤的刺激作用,引起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对一些过敏性疾病起防治作用。2.经络因素:经络对机体机能状态有调节作用,温热性能的药物对穴位的刺激有类似灸法的效应,具有温经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效果,而且通过对经络的调和,达到补虚泻实、促进阴阳平衡、防病保健的作用。3.药物因素:通过药物对局部穴位的刺激,以刺激全身经气,通过微小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最大的药理效应。4.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人体阴阳变化最大,也最容易调节。

  冬夏共治巩固疗效

  “冬病冬治”与“冬病夏治”同出一源,为《黄帝内经》的四种理论,包括肾“无精”化生“无阳”学说,“天一合一”学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学说,“不治已病、治未病”学说。“冬至”与“夏至”是自然界阴、阳气开始消退;至夏至,阳气增加至极点,同时阴气消退尽无。从夏至开始阳气复升,阴气开始消退;到冬至,阴气逐渐增加到极点,同时阳气消退到尽头。“冬病冬治就是通过这一类变化规律,在三九天采用温阳通络之药,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稳,适用于春夏秋冬阴阳消长的规律。

  入九后,气温往往降至一年中的最低点。与三伏气温最高时一样,这是人体机能易受干扰,也容易调整,此时采用具有辛散温退的中药进行穴位敷贴治疗,可疏经散寒,温肺逐痰,健脾补肾,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冬病冬治,三九敷贴”重在扶阳祛邪,减轻或制止疾病的发作发展。其实,“三九敷贴”可以说是“三伏敷贴”的加强和延续,二者合称为“伏九敷贴”,互相配合,夏养三伏,冬养三九,疗效相得益彰。所以,贴三伏后也要贴三九,冬夏共治才能获得更理想的疗效。冬病冬治三九贴适应症

  成人儿童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体虚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肠胃功能紊乱;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痛经、产后头痛、慢性盆腔炎、风寒温痹症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关节痛等;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四肢寒冷怕冷(阳虚型体质)的人群。

  通讯员赵志铨

编辑:汪雅婷

兰溪新闻

更多

专题聚焦

更多

导报视频

更多

兰溪市新闻办  兰江导报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兰溪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新闻许可证:浙新办【2006】49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7029369
浙公网安备330781021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