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成为学校文化宣传“标配”

以有目标、有体系的活动培育学生精神家园

2019/03/13 来源:

  记者沈冰珂

  “3月,学雷锋的你真帅。”“雷锋精神,不朽的丰碑。兰江小学‘学雷锋’活动。”“我与雷锋精神同行。登胜中心小学雷锋班队课。”……3月是学雷锋月,兰溪市各个学校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的老师们把活动做成了美篇或者公众号,在朋友圈传阅。

  “现在,制作美篇或是写公众号的文章,已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这些文章作为学校活动的宣传、留念,往往在活动结束后就要尽快推出。”行知小学负责编辑公众号的谢晋老师说道。

  “美篇、公众号的盛行,不能是学校之间的攀比,也不能流于形式,不能为了宣传而宣传。学校活动要有目标、体系,不仅是对学校活动的宣传和梳理,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成长。”兰溪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公众号记录活动收获满满

  “让自家的娃占领朋友圈”早已不是笑谈。随着个人信息传播技术门槛的降低,公众号、美篇的申请和制作难度都不大,老师、家长上手很容易。“我大概用30分钟就完成了学校公众号内容的编辑。”谢晋老师说。

  “早几年,很多学校还是用美篇来制作,有的是班级活动,有的是学生出行的游记等,在朋友圈呼吁大家点赞投票。但最近,以学校为名称的公众号逐渐多了起来。相比美篇,公众号显得更专业,而且能对以往的活动文章进行保留,可以翻阅查找,对学生的成长也是一个梳理过程。”谢晋老师告诉记者,最近他们学校开始推“学陶日记”,以陶行知的教育为理念,在公众号上推出陶行知的小故事。老师们也会根据日常遇到的教学现象,写下自己对教育理念的理解。

  “每次的学陶日记,总会给我一些小能量。让我更加注重教学的细节,与学生相处也更加容易些。”行知小学叶小芳老师说。作为负责微信编辑的老师,谢晋把老师们写的小故事搬上微信公众号,收获了不少点击量。

  叶小芳当了将近20年的老师,遗憾的是,以前学校活动留下来的文字记录往往比较凌乱,有些还是纸质的,有些是存在QQ空间的,保存起来并不系统。“现在有了微信公众号,只要翻一翻,就能回忆起当时活动的场景,很方便。”叶老师说。

  现在除了学校的活动外,不少学校的校长都在学校公众号上写教育小故事,像是“强强教育手记”、“金子话教育”等,都以学校日常发生的小事情为主,以小见大。

  “在朋友圈经常看到一些朋友转发学校活动的文章,有时凭兴趣会点进去看一看,但读完后有时会觉得挺好笑的,像是学生穿不穿校服这样的事情也值得大写特写一番吗?还要在朋友圈转发。但坚持看下去,发现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情,却处处透露着教学的小知识。”市民张露说,看得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有了转变。

  美篇、公众号宣传已成学校活动“标配”

  “每年都会对信息宣传工作比较优秀的学校进行先进评选,包括个人,以资鼓励。”兰溪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信息宣传工作比较积极、传播正能量比较多的学校会被评为先进。

  开学初,不少学校都开展了别具一格、有创意的开学典礼活动。兰江小学开学礼以“我向党敬礼做新时代追梦人”为主题,从学校门口一路摆满了“我向党旗敬礼”“我是小红军”“我忆艰苦岁月”等展板;外国语小学把“流浪地球”、“佩奇梦想”等融入到了开学礼;实验小学以“猪年‘复兴’再飞驰开启追梦新旅程”为主题,在校园里营造了浓厚的开学氛围……这些花样开学礼,成为不少学校宣传实力的“大比拼”。

  “我孩子的学校开学当天就立即推出了这个活动的微信,我还在上面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呢。”学生家长“糖果”说,开学了,学校做的公众号内容很丰富,家长们都乐意转发。而在寒假里,做美篇则是家长们的任务。

  微信公众号更多地基于朋友圈的人际传播。凡学校有活动时,家长也愿意与朋友们分享自家孩子的成长经历。寒假里,“糖果”在朋友圈转发了儿子在家做家务、贴春联、假期实践的美篇。“学校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德育作业,要求他们在家体验年俗,了解过年的文化。同时,家长要把他们自己动手做家务的图片拍下来,做成美篇发到家长群。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自己收拾书桌和整理书包。”

  有些美篇或是公众号除了做家务之外,还有以自主阅读、假期收获、外出旅游等为主题的内容推送。

  在老师统一布置的活动中,每位家长都不想缺席。于是,家长们拿起手机,申请美篇号发布推文,看到朋友圈的家长纷纷都晒出自家孩子的德育实践活动,“糖果”也不想落后。“在这样一个大平台上,孩子的宣传千万不能落伍,否则就太‘显眼’了。”“糖果”说。

  3月的学雷锋月,不少学校开展了各种“学雷锋”主题活动。这些天,朋友圈里随处可见学生进社区、福利院等地开展的“学雷锋”活动,这些都由每个学校负责运营微信公众号的老师制作。内容制作优秀的,兰溪市教育局的微信公众号也会转发,收获了不少阅读量。

  学校公众号应成为学生精神家园

  相比一些组织机构运行的公众号,学校公众号存在运营人员纯公益,内容比较单一的现状。“也有评价说学校公众号,极容易陷入误区:一是内容更新频率慢,有学校活动才更新;二是内容创新度低,容易重复,逐渐失去新鲜感;三是存在任务倾向,老师、家长不得不转发,逐渐成为‘甜蜜的负担’。”家长“糖果”说。

  “学校公众号是学生成长的‘自留地’,鼓励老师和家长用爱的目光关注孩子的成长,分享他们进步的点滴,出发点绝不能是‘比拼’或是‘炫耀’,更不能为了宣传而宣传。”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学校公众号的运行,不能仅靠几位老师完成如运动会、班级出游等既定活动的记录。在平时也多设置一些主题,鼓励家长和孩子围绕主题进行投稿,让公众号成为每个孩子展现自己的平台。而且在编辑制作上,可以让参与活动的老师、班级所有的家长和孩子共同成为作者。同时,少一些费时费力的花哨装饰,突出内容即可,这样可以少耗费一些制作的精力。”“糖果”说。

  “现在的学校公众号,往往低年级的家长会热情高涨地去转发,学校活动组织得比较多,更新还算积极。但到了高年级,大家的兴趣班多了,组织活动比较困难,就逐渐冷却了。只有学生和家长都认可、都喜欢,学校的公众号才能有活力。如何设置公众号的多元主题,我觉得可以尝试每个班级提供学生为主角的内容,学习过程中也需要适当的仪式感,以此鞭策大家。征集的内容可以是出游的感悟、读书的体会、生活的点滴,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握有‘麦克风’,给予人人公平的展示机会,在无形中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成为他们成长中的精神家园。”“糖果”建议。

编辑:潘云忠

兰溪新闻

更多

专题聚焦

更多

导报视频

更多

兰溪市新闻办  兰江导报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兰溪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新闻许可证:浙新办【2006】49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7029369
浙公网安备33078102100028
举报电话:0579-88899327、1385790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