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兰溪人的朋友圈被“龙灯”刷屏了。迎龙灯、花灯是兰溪传统的年俗活动,每年元宵节期间,各地龙灯、花灯流光溢彩、气势恢宏,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诸葛八卦村和莲塘岗村的板凳龙、布龙,西章村的百子灯……蜿蜒的龙灯和花灯,满载着老百姓的欢声笑语,也舞出了“沸腾兰溪”的澎湃激情。
诸葛八卦村祥龙起舞
诸葛八卦村在元宵佳节迎板凳龙是由来已久的习俗,但这项活动已有五六年未开展了,今年重新恢复,82岁的村民诸葛万超心里高兴极了。
诸葛八卦村的灯艺和灯会活动历史悠久,明代正德年间,诸葛亮后裔诸葛文郁是一位制作工艺彩灯的名家。他用花纱布、绢布和薄纸糊制和凿剪灯纸图案,细如缕发,变化无穷,栩栩如生。于是,从明代起,村中每年都举办灯会。
3月2日傍晚,天还未完全暗下来,诸葛八卦村文化礼堂前的广场上挤满了看灯的村民。这次迎的板凳龙灯有45桥。迎灯活动中,除了一条板凳龙外,还有一对布龙,有红龙、青龙各一条。
到了起灯时间,锣鼓声、唢呐声响起,龙灯经过祭拜后,在众人的注目下,从礼堂里迎出来,人群让开了一条道路。
龙灯先在礼堂前盘三圈,接着按既定线路游走。一路上,鸣锣开道,龙灯经过的地方,家家户户置香案迎接。诸葛万超家600多年的老宅子就在钟池旁边,门口也摆着香案迎接龙头。据说,龙头朝自家点头,来年必定吉星高照,平安好运。
钟池是八卦村的核心所在,也是布列“八阵图”的基点。钟池并不大,但这口水塘半边有水,半边为陆,形如九宫八卦图中的太极,奇妙无比。龙灯围着钟池盘上几圈,人们开始放飞孔明灯,大人小孩都仰起头观望,节日的氛围格外浓厚。
在村中的上塘古商业街,围着池塘站满了等待龙灯的人们。在池塘边一户农家的二楼平台上,有几位从北京来的游客是摄影爱好者,他们早就架好了相机,等龙灯迎到时,选好时机,拍了不少图片。游客宋阿姨说:“这样的龙灯我们第一次看到,和北方庙会的灯不一样,很有特色。”
凌晨3点左右,龙灯到各自厅堂散灯,各家各户接回家放堂前祭拜,祈求新年平安。
文/记者 沈冰珂 摄/记者 王萍
莲塘岗村非遗板凳龙
莲塘岗板凳龙
3月2日,兰江街道莲塘岗村举行一年一度的迎龙灯闹元宵大型民俗文化活动。
莲塘岗龙灯源于淳安县荷花巷村。相传,北宋时荷花巷村曾出过一个皇妃,当地人传称“荷花娘娘”,龙灯又称荷花灯,是皇帝赐给娘娘的皇灯。莲塘岗始迁祖千二公(1208.4.1-1280.9.17)迁徙莲塘岗,继承了祖地迎龙灯元宵闹新春的习俗,传承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2017年莲塘岗板凳龙被列为兰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莲塘岗板凳龙龙头戴大红荷花,红艳夺目,集合了莲塘岗人竹艺、装裱、剪纸、绘画等民间技艺,家家户户都参与其中。这些集表演与观赏的龙灯,制作精美,五彩斑斓,独盏宛若花篮,连结起来就成了五彩巨龙,雍容大气,蔚为壮观。
“银花火树永庆皇恩,紫气丹光长歌帝德。”以铁铳为号,由神锣、大红灯笼开道,“五响”、唢呐奏乐,四把青龙刀相随,女子腰鼓队助兴,八个壮汉抬着气势威武的龙头。龙灯队伍一路浩浩荡荡,穿行在莲塘岗各条巷道,犹如“长龙”,延绵数里,盛况空前。一条龙灯雄赳赳气昂昂逶迤穿行,酷似去赶赴一场年度的盛典,远远望去宛若一道道流动的人文奇观。龙灯所经之处,沿途村民鸣放礼炮,设案相迎,男女老少欢天喜地,万人夹道争相观睹。
文/摄 通讯员 潘宏林
香溪百子灯独具一格
香溪百子灯
正月十五闹元宵,香溪镇西章行政村前旺自然村独具一格的“百子灯”吸引了众多村民的参与。
“百子灯”不同于板凳龙,灯树独立,自成体系,枝丫分开,流苏飘逸;彩灯高悬,灯火阑珊,色彩纷呈。夜幕之下,百子灯株,列队蜿蜒,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据悉,前旺、坑边自然村的“百子灯”起源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是从江西九江一个山乡引传而来,从此每年正月十五,前旺、坑边的何姓家族都要举迎“百子灯”,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后来时兴时歇直至建国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停止活动。1988年元宵节,“百子灯”重新恢复迎举。1989年迎灯规模空前,村民自发集资,组成灯树96株,从前旺、坑边村一直迎到将军岩,前来观灯亲友、观众达数万人。
随着“百子灯”的不断创新,群众对灯会愈发喜爱,现在的“百子灯”不限于何氏家族,其他姓氏也一起参与迎举,成了当地庆祝元宵的一大特色。
文/摄 通讯员 黄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