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华:军人精神在工作中绽放光彩
兰溪市水务局防汛机动抢险队队员、兰溪三江口保洁队负责人王汝华是一名部队转业志愿兵。从部队转业加入市水务战线20年来,他始终保持部队优良传统,以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勇敢作战的军人作风,在市防汛抢险和三江口保洁等方面,处处体现了一名退役军人的价值,焕发了部队军人的风采。
1984年入伍,王汝华成为了一名海军空军地勤军人。在部队服役期间,他三次得到嘉奖、两次荣获三等功;1998年他转业到水务系统,先后从事多个岗位。每到一个岗位,他都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先后获得市级“五水共治”“创国卫”先进个人等荣誉。
回顾这些年来参加的防汛抗洪抢险,王汝华都奋斗在第一线。尤其是在2011年“6·16”“6·20”大洪水以及2017年“6·25”特大洪水中,各种抢险场面仍沥沥在目。
2017年汛期,由于全市及衢江、金华江流域普降大到暴雨,上游衢江、金华江等主要江河相继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兰江发生超20年一遇洪水,洪峰水位32.04米,实测最大洪峰流量14500立方米/秒,是1955年以来兰江最高水位、最大流量洪水,也是建国以来第二大洪水,全市抗洪抢险形势异常严峻。
6月25日,市抢险队接到市防指紧急指令。险情就是命令。王汝华立即带领30名抢险人员火速驰援香溪镇洲上村,与其它部门会合,迅速加入抢险战斗。险情仍在加剧,状况万分危急。王汝华与其他防汛队员一起装卵石、扛沙袋、堵管涌、抢修渗漏、封堵垮塌口,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随后,他们又奔赴其它险点参与抢险。截止到6月27日,王汝华共参与20多次抢险,抢修渗漏17处,用心战斗在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的第一线,为把洪灾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夺取抗洪抢险的胜利尽了自己最大努力。
市防汛机动抢险队队长黄骞说,王汝华是一名优秀的部队转业士兵,也是一名优秀党员。在平时工作中,任劳任怨、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始终以一名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给市防汛机动抢险队做了个很好的榜样。
市防汛机动抢险队执行的是洪灾特殊时段的任务。平时,王汝华还担负着保护一江清水的任务。为了守护兰溪三江口悠悠清水,执行着一江清水送下游的任务,王汝华和队员一年四季往来于江面上,一双棉纱手套、一双高筒雨鞋、一条防雨裤、一个大网兜和打捞船,是他们的必备行头,十年坚守如一日。
王汝华告诉记者,自从部队转业以来,在各项工作中,他时刻以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军队优良传统。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在工作生活中,严格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尤其在抢险期间,坚守岗位,积极带头,出色完成各项抢险任务。
范金根:从身披军装到培育草木40多年扎根苗圃
近日,记者在兰溪市马达集镇老鹰山看到,兰溪市苗圃党支部书记、主任范金根正顶着烈日为绿化小苗浇水。“今年天气特别热,抗旱任务也比较重。这个五年赠送计划,我们从2015年就开始做了。省政府委托我们育苗,等树苗长成后再送去各个县市。”提起苗圃里的一草一木,范金根立马就打开了话匣子。
这位“农林高手”曾经一身戎装。1980年10月,范金根入伍,多次在全国军事比武中立下军功。2004年,他转业来到兰溪市林业局工作,到岗后马上就适应了地方工作环境。2015年9月,范金根调任兰溪市苗圃。上任后,他跑市场、搞调研,很快就摸清了苗圃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积极采取举措。
调研后,范金根发现,苗圃虽有千亩土地,但经济效益一般,很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经过一番探讨后,他决定申领省级公益项目,积极培育绿化小苗。近三年共培育各类苗木300余万株,产值350余万元。这样一来,不仅能还清上世纪苗圃筹借的53万元发展资金,也解决了员工的日常开支。
同时,范金根还争取项目资金,先后修建钢架荫棚、避雨棚24000平方米,安装钢架大棚500平方米,拆除危旧房3000平方米,整合土地35亩,为苗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最近,范金根还“迷上了”良种选育和林业技术研究。2017年,兰溪市苗圃生产的木荷、马尾松种子以及选育的四个柿新品种通过了省良种认定,并培育出三个获国家保护柿新品种。
“我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努力承担起这个岗位赋予我的使命。”平时,范金根总是第一个到单位,最后一个离开,农忙季节吃饭休息也在田间地头。“下一步,我们要把良种基地建设好,并利用种子资源库,开发调制选育一些新的经济林树种,创新工作方法,找一些适合苗圃发展的新路子。”范金根说。
转眼间,范金根退役已经有十四个年头。这些年获得的荣誉不少,但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地把工作做好。从身披军装守护边疆国土,到培育大好河山的一草一木,变换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强烈的责任心。
记者 沈冰珂 见习记者 陈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