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兰溪新闻网 >> 兰溪要闻

改革开放40年 喜看上华街道沈村的沧桑巨变

2018/08/23 来源:兰溪新闻网

  当你由杭金衢高速公路驱车至兰溪出口,或从金华沿330国道至金兰交界处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阴如盖的香樟、亭亭玉立的翠竹、五彩缤纷的鲜花、隐匿在绿树丛中的白墙黛瓦……这就是兰溪的南大门——沈村。

  据沈村沈氏宗谱考证,沈氏家族在元至和一年(1328),由金华通远门迁居兰邑莊湖上沈下沈;明成化八年(1472),水冲莊湖,下沈成滩,沈氏迁居前角、后角、溪沿、道院里居住,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沈村有359户,总人口1457人。2017年全村有504户,总人口1579人。

  沈村傍水而建,溪沿自然村距婺江不足百米。该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之前,由于地势低,每年雨季受涝,加上吃大锅饭,粮食产量低,村民的生活非常苦。从早忙到晚,好的生产队日工分值只有六七毛钱,差的生产队只有二三毛钱。往往放下镰刀没几天,家中就断粮了,许多村民便向生产队借储备粮度荒。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全国各地纷纷试行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1981年下半年,上级号召生产队可分成几个小组,调整生产关系,完善合作承包,发展市场经济,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1982年6月,落实以户为单位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即以队为单位,将队有土地分等级计量产量,按产量平均分给现有农业人口,承包期暂定三年,征购任务也随之到户。农村经过这场革命,生产力获得了彻底解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

  1983年实现了粮食大增产,出现了农民半夜卖粮的现象。同是这片天,同是这块地,在两年的时间里,农民从缺粮饿肚到卖粮难,前后反差可谓巨大。

  1998年底完成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村里一批头脑灵活的青年外出打工挣钱。劳务输出,不仅农民富裕起来,更重要的是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转变了他们的观念,锻炼和培养了一批人,劳务输出让村民真正融入了改革开放的行列中。

  1999年,村民吴卫民帮永康老板运铁屑,看到当地的建筑工地所用的砂石料,大部分通过外县市采购,于是吴卫明与陈志寅两人合资购买一辆柳特自卸车,做起了砂石生意,把本地砂石运到义乌、永康等地销售,利润空间巨大。2003年,工业园区征地,每户都有一笔土地征用补偿经费,村民纷纷拿出补偿金,购买运输车做起了砂石生意。据2008年统计,全村有各种型号的翻斗车124辆(有村民单独或合伙购买),从事砂石料运输,成为永康、义乌两市砂石市场的原材料基地,也为村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有“日进斗金”之说。据2017年统计,全村拥有运输车辆50余辆,小轿车320余辆。

  改革开放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村民的经济收入,从1985年人均483元,到2016年人均14314元,31年时间里,人均收入提高了30倍。

  村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后,首先想到的是改善居住条件。50年代住茅草房,60年代泥墙屋,70年代三合土,80年代砖木结构楼房,90年代钢筋水泥现浇楼房。2007年11月份起,开始了沈村新村建设。从迎宾大道最南为起点,向东延伸筑有一条长约1000米,宽18米,地下埋有各类配套管道,命名为“沈村路”。以“沈村路”为轴心、两边以棋盘格式,布局建造各类型的别墅。

  新村规划占地300亩,建有占地面积85平方米、95平方米、110平方米、125平方米,高度为三层半的四种别墅型户型,每户都配有一个地下室作为车库,房前屋后留有绿化空地,可种植花草树木。在居民区内设置有小广场,配有篮球、排球、羽毛球场及一批健身器材。

  米黄色的墙体,笔直宽畅的道路,房前屋后,满目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鲜花。沈村美了,村民告别了“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茅屋,住进了明亮、宽敞、整洁、舒适的别墅。

  2011年,沈村荣获“兰溪市首届美丽乡村‘双十佳’美丽乡村”光荣称号。

舒顺有

编辑:汪雅婷

兰溪新闻

更多

专题聚焦

更多

导报视频

更多

兰溪市新闻办  兰江导报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兰溪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新闻许可证:浙新办【2006】49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7029369
浙公网安备330781021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