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闯红灯,车辆斑马线前不礼让;商家圈占停车位,将公共资源占为己有;项目施工现场尘土飞扬,渣土车带泥上路;男子酒后扳倒350公斤重花盆,成另类“网红”……近来,一些不文明行为被揭短、曝光、拍砖,拉开了兰溪新一轮向不文明行为宣战、守护城市文明的大幕。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耀眼的名片。而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取决于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个体的文明程度。每一位市民,既是城市文明的参与者、建设者,也是城市文明的守护者、受益者。因为,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都与城市文明息息相关,都从一个侧面折射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诚然,由于生活习惯、个体差异、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有所差别,有的人“不拘小节”,有的人“谨小慎微”;有的人“大大咧咧”,有的人“一丝不苟”;有的人“一念唯己”,有的人“设身处地”。但是,一个人的文明素养,最重要的是后天的习惯养成。讲文明、守文明,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共识和自觉。
近年来,兰溪通过文明创建,市民的文明素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城市文明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不容否认,诸如闯红灯、斑马线前不礼让,在公共场合吸烟、大声喧哗,高空抛物、随手乱扔垃圾,乱设摊位、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对于这样的不文明行为,还有一些人似乎见怪不怪,抱着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愿或不敢站出来说“不”,最多私下抱怨一句了事。
对不文明行为保持沉默,就是对不文明行为的纵容,就是对文明行为的变相伤害。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我们明明看到了丑恶,却不用愤怒的手指把它点出来,那我们就离丑恶不远了。”虽然不文明行为不能与丑恶相提并论,但道理是相通的。显而易见,如果伤疤遮遮掩掩,它不仅好不快,还有可能感染周边的皮肤。文明建设也是如此。面对不文明行为,如果大多数人选择熟视无睹、听之任之,长此以往,我们脚下的文明土壤就会不断被其蚕食,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仅体现在他能否自觉践行文明,还在于他能否勇敢地守护文明。做文明市民,就要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抵制、纠正,汇聚成一股讲文明、守文明、树新风的强大力量。
文明,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欣喜的是,经过我们的揭短、拍砖,先前被曝光的不文明行为都得到了很好的纠正或整改,但这只是暂时的、局部的。要让文明之风常吹、文明之树常绿,还需要全体市民人人参与,既当文明创建的参与者、文明城市的建设者,又当文明创建的监督者、文明形象的维护者,坚决制止不文明行为,让不文明现象无处遁形。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