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兰溪新闻网 >> 芥子园 >> 城市人文

【兰溪记忆175】“同光中兴”时的兰溪

2019/06/26 来源:

  1864年同治三年,太平天国失败。抑或政权的兴替,使同治、光绪两朝君臣明白了休养生息的道理;抑或有识之臣,如张之洞、盛宣怀等,明白“开放”的重要,引入了西方洋务,形成江南制造总局、马尾船政等生产。经济有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历史上的“同光中兴”。

  “同光中兴”这段时间,由于兰溪地处钱塘水路衢、婺三江口要扼,兰江上是“蓬桅泊接,千帆竟发”。从这里经过的有:江西的夏布、瓷器;福建的烟叶、山货;安徽的生漆、毛笔;江苏、上海的百货、棉布;甚至还有四川和两广的药材,蜜饯。

  兰溪城里涌现了天一堂药店(1863)、章恒泰酱园(1867)、赵一昌菸栈(1868)、唐大盛腿庄(1868)、徐福茂鞋帽(1868)、宝成银楼(1864)和先后开设的同亨、泰亨等15家钱庄。此外,除原有传统商号外,还增添了傅顺昌皮箱、詹源生花炮、祥和肥皂等实业。其他如纺织、造纸、造船、制茶、陶瓷、榨油、藤、棕、麻、竹、木和金属加工也都业大而盛,有些工坊还开到永昌、女埠、万坛、游埠乡下。

  更让人脑洞大开的是,由台州港出发,经过大盘山,取道东阳、义乌到兰溪的盐马古道再次繁荣。兰溪已经直接接口外洋,以至今天上华街道还有很多那时留住的括苍商客后裔。难怪人们说,“小小兰溪赛苏州,三水冲来大码头”。

  很多文史资料也描述兰溪是:白天32处码头,绕江十里,人声鼎沸;街上商铺林立,说客川流。夜晚沿街灯火,觥筹交错;溪中红烛花舫,琵琶笙歌。

  同治五年,省厘局在兰溪迎春巷张三阜祠对面设总办,仅厘金收入已达7万多银元。钱庄账户年流水面额大都有400万银元之巨。光绪八年(1882)兰溪在金华8县首设电报局,专线直达杭州。

  有了钱总要办些事。从同治二年(1863)重修城隍庙开始,兰溪重盖了横山殿(1887);重建了倒塌的城南新安阁同仁塔(1887);修缮了大云山顶能仁塔(1888),增建了塔院;新建了溪西排岭辅仁塔(1888),使之形成三塔鼎立的瀔水形胜。此外,东岳殿和药王庙也先后维修得更加肃穆、庄严。许多家庙也在这时得到重建和重修,如章懋家乡女埠渡渎村章氏家庙1870年重修,诸葛村丞相祠堂1901年重修。

  在城里,今天的塘湾、青龙巷、黑虎巷就是在那时形成的卵道青阶、照墙库门的高档住宅小区。桃花坞、世德路也在牌坊亭阁,巷门参差的格局中完成建设。

  “同光中兴”对清朝的经济恢复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光绪七年由知县秦簧、邵秉经牵头,唐壬森领衔重新纂编了县志,光绪十四年付梓刻印发行。也在这时走出了刘焜、蒋鹿珊、祝绍政、赵庆华、陆确忠、郑秾等众多乡贤,他们都为兰溪近代繁荣做出贡献。

  但是,在我们看到“同光中兴”的同时,也应该清楚,正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衰落,国家进步受到严重制约。光绪二十年甲午海战失败,马关条约签订,“同光中兴”的局面也迅速地暗淡。以至辛亥革命后满清政府寿终正寝之后,兰溪再也没有过这么多的大型公益建设。兰溪的再次繁荣是1949年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业振兴。

   (丁伯阳)

编辑:潘云忠

兰溪新闻

更多

专题聚焦

更多

导报视频

更多

兰溪市新闻办  兰江导报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兰溪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新闻许可证:浙新办【2006】49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7029369
浙公网安备33078102100028
举报电话:0579-88899327、1385790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