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文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的典故。兰溪民间剪纸历史悠久,流传广泛。2008年,剪纸被列入兰溪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年被列入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吴友清是首批兰溪市非遗兰溪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兰溪唯一的剪纸非遗传承者,2013年还被评为金华市第二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1988年,吴友清开始从事剪纸事业。在很多人眼中,剪纸更像是女子才做的事,当时年仅22岁的吴友清却下定决心要将剪纸作为一生的事业。“一开始也没有人教,就是自学,学的过程中剪坏了很多纸,后来才慢慢摸索到门路,当初剪一个元宝我都要花上四个小时。”吴友清说。
剪纸是门技术活,如何用一张纸、一把剪子将“百般变化剪出来”,剪纸艺人从材料到创作再到成品,往往要下一番“狠功夫”,大有讲究。据吴友清介绍,剪纸所用的材料,多采用染色的土质毛边纸和各类彩色纸及金银箔纸,且由于剪纸多用于节日装饰表示吉祥庆祝,大都使用红色纸张。
“剪纸难就难在创作,剪纸所展现的各个内容要让整个作品看起来连贯,且造型又有意义,每张剪纸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吴友清告诉记者,剪纸素材关键靠积累,而艺术来源于生活,对生活观察入微的他往往能将生活所见用剪纸表达出来。因此,他创作的作品都十分接地气,有生活味儿,也受到众多老百姓的喜爱。身为土生土长的兰溪人,吴友清也创作了不少与兰溪有关的作品,如《兰溪棹歌》,将戴叔伦与他当时所见的兰溪美景一一呈现在纸上。
剪纸的工序虽不繁琐,但要创作一些图案繁杂的作品,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首先要用画笔勾画出草稿,剪出图样,再把图样贴在另一张纸上,用松脂烟熏出黑白轮廓分明的稿子,把彩色纸铺叠于稿子上,用棉纸捻在没有花纹的位置,匀密缝钉,用特制的镂花剪由里往外剪出,或是用雕刻刀刻出细节。吴友清说道:“一些图案剪的熟了不需要画稿就能很快剪好,但内容复杂的可能需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一旦剪坏又要重来。”
在剪纸创作三十余年间,吴友清曾多次参加省、国家、世界级别的剪纸比赛,并多次获奖。2003年,他的作品《举国同庆》《菜园有录》被“神州风韵”中国民间艺术剪纸邀请赛评为优秀奖;2004年,《名垂千秋》荣获国际民族民间艺术展优秀奖,《板桥幽居》被浙江省剪纸精品展评为二等奖。2008年,吴友清被评为首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2010年,他的作品在“迎上海世博会公益书画展”活动中被评为银奖,吴友清本人也被授予“共和国杰出剪纸艺术家最高荣誉成就奖”的荣誉称号。
文/记者 徐桢瑾 摄/记者 王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