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无坟村”创建助力兰溪乡村振兴

2018/12/25 来源:兰溪新闻网

  为弘扬绿色、低碳、文明、节俭的殡葬新风,今年以来,我市以游埠镇邵家村“无坟村”创建试点工作为引领,全面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和骨灰堂安放,实现无坟化治理、生态化改造。这不仅是盘活土地资源,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消除火灾隐患,改善乡村环境的强效手段,对于新时代新使命背景下加快乡村发展,助力我市乡村振兴具有深远意义。

  一、“无坟村”建设亟待推进

  现有殡葬方式对乡村发展带来极大制约。目前农村坟茔的数量近乎多于当地人口数,管理起来十分困难,随着乡村发展建设步伐的加快,迁坟频率不断提高,不仅让政府部门头疼不已,也给群众带来了困扰,更是严重影响项目工程进度的推进和乡村经济的发展。

  1.影响土地有效性。我市地貌是标准的“一山六水三分田”,大部分乡镇处在耕地保护区。在农田中坟墓随处可见,“体型”庞大,周边往往有大面积的硬化,既严重占用了耕地,损害了土地的有效性,又破坏了生态环境。

  2.影响环境美观度。上世纪的村建公墓有一定美观效果,却也存在不到千人的行政村有九个公墓的怪相。走在我市农村,两路两侧、村外村内、山上水边均有坟墓散落,周边环境卫生脏乱差,不利于我市全域旅游战略的发展。

  3.影响安全生产。近年来查明原因的山林火灾,多半是由祭祀引起的。2014年,我市全年接到山林火灾报案184起,仅正月初一、初二两天就接警89起,灵洞的白玉山成了“火焰山”。

  4.影响社会风气。随着群众生活日益改善,重殓厚葬之风时有抬头,风水迷信之说颇有市场,败坏了社会风气。

  二、当前“无坟村”建设推进情况

  根据“一区一地一城”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部署,我市坚定不移地推动殡葬改革,着力开展“三沿五区”坟墓整治。从2016年开始至今年6月底,累计搬迁坟墓10859穴,生态化改造5450座,拆除无主坟、寿坟和空坟155座,公墓绿化和坟墓改造植树70317株。骨灰堂投入使用13个,公益性墓地投入使用10个。共有3911人选择节地生态葬法,累计节约土地3.9万多平方米,直接节约殡葬费用2000多万元。

  年初,我市在游埠镇邵家村开展了“无坟村”创建试点工作,行政村范围3000穴左右坟墓将全部迁入骨灰堂安放(截至目前已完成1300多穴),腾出土地近100亩,其中能连片复垦的土地面积近40亩,增加农田有效土地8亩。通过对邵家村骨灰堂及配套设施建设中每穴占地和造价成本进行研究比对分析,使用不到五亩的土地可存放骨灰4700穴,平均每穴占地0.71平方米,骨灰堂、管理房及停车场、绿化、基础设备等建设费用约为230万元,加上4700穴灵存架的采购价77.9万元,每穴成本价约为655.11元,与一般坟茔平均占地30平方米、浪费人民币数万元的传统殡葬方式相比,无论在土地资源还是资金上都成效巨大。近期,生塘湖村“无坟村”工作也在有效推进,共400多穴坟墓移入骨灰堂。

  三、当前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殡葬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工作,目前在推进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

  1.群众观念还没根本转变。面对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转变群众“入土为安”、“厚葬为孝”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难度,提倡生态葬法亟待突围。部分党员干部因家中祖坟“风水”好而不肯配合,拖拉推诿,给“无坟村”创建带来极坏的负面影响。

  2.各乡镇(街道)重视程度不够。部分乡镇(街道)领导有畏难情绪,讲问题摆困难的多,有的还是抱有等待观望的态度,出现了工作“动力”不足的现象。有的未从“生态”、“节地”等角度出发,缺少土地的合理规划。据计算,一亩土地可建设一个300穴公益性墓地,约可建设2层式骨灰堂9000格,而自由葬每300平方米只能建设20穴墓地。从经济角度看,建设一座坟需花费一万元左右,而建设公益性生态墓地,一座坟花费3000~4000元,建设骨灰堂,一穴格位一次性只要花费几百元,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农民的经济负担。综上所述,骨灰堂的花费最省,土地利用率最高,自由葬花费多,而且土地浪费多。

  3.土地用地指标问题。在“无坟村”建设过程中,骨灰堂选址涉及基本农田较多,又无专门设立殡葬用地指标,国土部门审批中不予准许,导致很多审批项目申报失败。

  四、加强部门联动,全力推进“无坟村”建设

  当前,“无坟村”创建存在工作力度不大,推进进度不一等现象,为进一步加快创建工作,必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部门协同努力下,通力合作,全力推进。

  1.完善整治奖励机制。农村的标准公墓是近20年才出现的,更多的是占地面积较大的土坟,一个坟墓占地二三十平方米是常事,平均迁移30座坟墓,就能多出一亩有效土地。建议对将坟墓迁入骨灰堂的村民,在民政部门补偿迁移费用的基础上,由国土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给予土地指标等政策的倾斜,农办等部门要优先考虑“无坟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激发乡镇、村开展“三沿五区”治理的积极性。

  2.完善骨灰堂建设帮扶机制。一是民政、农林、国土、建设部门要加快骨灰堂建设审批程序,为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提高部门办事的效率。二是妥善解决好骨灰堂用地指标问题。当前很多骨灰堂建设属于“先上车后买票”,很不可取,建议符合规划建设的骨灰堂由市相关部门直接给予建设的用地指标。三是结合民风建设用好骨灰堂。宣传、民政部门要指导镇村利用骨灰堂建设推进民风建设,使其成为文明祭祀的桥头堡。

  3.合力推进“无坟村”创建。一是强化舆论宣传。要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殡葬改革条例等法律法规,树立依法、文明、节俭、平安的新型丧葬观。二是强化经费保障。目前“青山白化”整治的方式主要有迁坟、生态化改造和迁入骨灰堂。所谓迁坟,只是从一处土地迁往另一处土地安葬,由于当下开发的速度快,往往还会有二迁、三迁的可能;所谓生态化改造,往往就是暂时挨着坟面种一排树木遮挡,过后树木枯死或被破坏的可能性极大;相比较而言,迁入骨灰堂是一劳永逸的方式。建议对“无坟村”创建镇村,根据实际需要,相应提高坟墓迁移补偿费用。三是强化纪律保障。以村民代表大会决议为依据,鼓励条件成熟的地方先行动起来,在创建行动中,贯彻落实兰纪发[2017]2号文件,要求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推动殡葬改革顺利推进,同时对不支持不配合的党员干部进行问责。

兰溪市委办公室 郭玉钧

编辑:汪雅婷

兰溪新闻

更多

专题聚焦

更多

导报视频

更多

兰溪市新闻办  兰江导报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兰溪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新闻许可证:浙新办【2006】49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7029369
浙公网安备330781021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