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兰溪新闻网 >> 旅游

雨霁初晴 一起约一趟兰溪古村游吧

2018/12/20 来源: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了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兰溪共有10个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分别是兰江街道上戴村、游埠镇潦溪桥村、梅江镇聚仁村、诸葛镇厚伦方村、永昌街道下孟塘村、黄店镇上包村、桐山后金村、上唐村、三泉村、刘家村。

  历史上,地处江南腹地的兰溪深受徽派文化影响,其建筑风格也与微派建筑一脉相承。此次列入中国传统村落的10个村,拥有瑰丽绚烂的一大批明清古建筑。民居、祠堂、牌坊、廊桥......这些古建筑既包含兰溪本地的建筑元素,也有徽派建筑的浓重色彩。不妨趁着雨后初霁,晴空万里,于周末领略一番古建筑的古朴典雅之美。

  下孟塘村:形成于元代以前,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村内保留着大量的古建筑,现存的古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基本保持着清末民初的格局。其中,上族祠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嘉庆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族祠大约兴建于明万历前后,布局前后三进,设厢房,二进中厅独立,完整地保留了“回字形”结构,保存之完善在江南并不多见。嘉庆堂平面为三间三进一穿堂,均用梭柱、月梁、月梁断面近矩形,穿堂设藻井,用九踩单翘三下昂斗栱承托。

  厚伦方村:民居呈船型布局,以原古街为主轴,形成“鱼脊状”的村落格局。村内传统建筑以徽派民居居多,风貌古朴、风格鲜明,部分保存较为完好,约有六十多座,主要以明朝末年的爱敬堂、清中后期的方大宗祠为代表。爱敬堂楼屋三间,用七檩,穿斗式,其楼上厅木结构有独特的藻井装饰,雕刻极为精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无头塔”位于厚伦湖中,塔为八面楼阁式砖塔,塔内顺梯可登顶。塔身用砖、丁、卯叠砌,四周开拱劵门,各层平砖和菱角牙子叠涩出檐。因未建造完工,塔名也未命名,俗称“无头塔”。现残存三层半,高约22米。

  三泉村:始建于宋孝宗淳熙二年,“宋元忠义昭示日月,明清科甲威震乾坤”是三泉村八百年“文武世家”的光辉写照,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去,惟独那些老屋还在见证它往日的辉煌。

  村内的世德堂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兴建于宋淳熙八年,现存三进,面阔皆三间,仍保留着宋代的风格,其正厅檐下的单抄双下昂六铺作和内槽三叠梁等都是当地古建的罕见孤例。现存砖雕门楼为明嘉靖年间建造,四柱五楼牌坊式,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用才粗壮,结构奇巧。

  聚仁村:保存了大量较为完整的典型建筑和传统风貌,大部分建筑为明清时所建,最著名的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通洲桥。现存的通洲桥为清道光三年的建筑,六墩五孔,圆弧形石拱廊桥。桥上建廊屋21间,两端为重檐歇山顶门楼,中悬通洲桥匾。通济桥尽头,由青石砌面、鹅卵石铺筑而成的古驿道,是古代金华、义乌、兰溪、浦江通往严州的交通要道。

  上唐村:于南宋建村,民居围绕村中心石道院而建,街巷以八卦理念布局,八条街巷向八方伸延,纵横交错。古建筑中较有名的为承庆堂、唐氏宗祠、秀纪堂等,其中承庆堂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承庆堂是清早期建筑,该厅堂前进有楼,后进依地势而建,做工考究,雕刻精细。钦褒孝子坊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四柱五楼阁,坊身雕刻狮子戏球以及麒麟、祥云等高浮雕。柱为青石方柱,柱二面设抱鼓石,雕刻精致,图案生动,为兰溪市最宏伟、雕刻最精美的石牌坊之一。

  潦溪桥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建筑风格多为“白墙灰瓦马头墙”,造型独特,气势恢宏,雕刻工艺精湛,村落布局合理。11间楼为三间三进二天井的楼房,内分前门、中厅、后堂,门楼高大宏伟,均是砖雕匾额、花卉、人物、鸟兽等图案。一门楼上下左右雕以花卉、狮、鹿、鸟雀等图案,加上仿效11间楼而建的一批楼房,矗立于四周,名闻遐尔,故有“梅屏畈的谷,潦溪桥的屋”之美名。

  上包村:内建筑顺山势走向灵活布置,砖石、夯土、石块、石板,青灰色的小瓦、尺度宜人的院落,随处可见花木,形成了上包村独特的山居风貌。

  世淳堂为三间二进一明堂建筑,建造年代为清中期。该建筑前进明间、前金柱后檐柱间为八字门面。檐柱间设额枋,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带前后双步廊,用扁作梁,梁下有雀替,金柱间设戏台。次间用穿斗式梁架,中柱落地。后进明间用五架梁带前双步后单步,月梁造,上刻龙须纹,下设雀替,前檐柱上置鸱鱼状牛腿。

  桐山后金村:是宋末元初著名理学家金履祥先生的故乡。金履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也是浙东学派的中坚。金履祥学者称仁山先生,仁山书院就是当年金履祥隐居仁山下著书讲学的场所。现在世人所看到的仁山书院是清道光年间重修的建筑,书院共三间三进二天井,建筑结构宏伟,保存完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孝贤堂砖木结构,始建于元末明初,历经维修,现存梁架多为清代风格。三间两进一享堂。前进明间五架月梁带前双后单步廊。后进明间五架圆木梁带前双步后单步廊。次间梁架皆穿斗式。两进间有过廊相连。后进与享堂地面为斜缦方砖,前进地面为三合土地。

  刘家村:始建于明代正统时期,距今有570余年的历史。现存有明清代建筑二十余处,其中明代厅堂尚存六座,清代四座。宝训堂始建于明代,后毁于火灾,于乾隆年间重建。宗祠平面为三开间三进二天井。前进明间五架月梁带前双后单步廊,边缝抬梁与穿斗相结合,明间设戏台,上有藻井,刻“丹凤朝阳”的图案。中间为正厅,明间中缝五架月梁带前后双步廊,次间穿斗式。后进梁架用料小,抬梁与穿斗相结合。

  上戴村:于宋淳熙年间始建,村中大大小小的水塘有十几处,其中最大的是莲湖,而上戴村望族所在地是村中部的前斤塘,是上戴村的中心部位,民居环塘而建,呈放射状,并有明清古建筑九厅,亦环塘而建。村南建有“上戴祠堂”。上戴祠堂始建明朝嘉靖年间,现存为清同治间重建,占地2180平方米,七开间,为回字形四合院建筑,中厅三开间,歇山顶,全部用青石柱,牛腿等雕刻戏曲故事。大门三间,门各有抱鼓,俗谚:“三门六抱鼓,抵过宰相府”,较有特色。记者姜一峰

编辑:潘云忠

兰溪新闻

更多

专题聚焦

更多

导报视频

更多

兰溪市新闻办  兰江导报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兰溪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新闻许可证:浙新办【2006】49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7029369
浙公网安备330781021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