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兰溪新闻网 >> 芥子园

寻回诗意

——《兰江涛声》序

2018/11/16 来源:

  编者按: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曾长期在新闻宣传战线工作的余卫军,把他当年在市委报道组工作时发表在各大报刊上的新闻报道整理成一本书———《兰江涛声》。

  今日,本版全文刊登兰溪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成芝为该书所作的序,以飨读者。

  曾长期在新闻宣传战线工作的余卫军同志在退居二线后不久对我说,想把他当年在市委报道组工作时发表在各大报刊上的新闻报道整理出来出一本书,并且要我为之写个序。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出书是好事,我当然支持,但要我来写序,却并不合适,因为经历过那段历史的时任领导和党媒前辈俱在,怎么着也不应该由我来写。推之再三,让他“另请高明”,他却一口咬定“非你莫属”。如此一来,作为多年同事,觉得再“却之”就似乎有些“不恭”了,于是便只剩承揽下来一途。

  据我所知,从参加工作一直到退二线,卫军从未离开过机关,尤其在市委办(报道组)工作时间很长,总有二十多年吧!当时,报道组是个挂靠市委办的副科局级单位,从1984年进报道组到1997年卸任报道组长,他干了十四年。本书就是汇集了十四年中他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发表在金华日报、浙江日报、人民日报、钱江晚报、经济生活报等报刊上的350余篇文章。市委报道组是市委的喉舌,专门负责在上级新闻媒体(主要是纸质媒体)上对本地的宣传,政治性、权威性强,关注的人多,不少报道书记亲自点题,具有引领作用,对地方影响很大。现在要把当年散见于报端的这些新闻报道汇集起来,呈现于新老读者面前,自然是别有一番意味。我揣测,卫军出书的缘由和用意大体在于:这十四年,既是我国改革开放从最初的尝试向纵深推进的时期,也是兰溪工业经济改革由产出经验到陷入困境、兰溪发展由高歌猛进走向迟缓低落、兰溪的地位由金华“老大”退居“老四”的历史转折时期。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将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把记录这段历史的系列新闻报道整理出来呈现给当下和后人,对当前和今后的兰溪应该是有意义的。

  及至坐下来翻看原稿、回忆当年,几欲下笔,却茫然不知所措,真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说实话,那些新闻报道,一般人即便在当年也不见得会去看,何况时隔二三十年。现在既然要我为此写点东西,那就得做些功课,就得去认真“重温”。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但是必须。后来,总算理出点头绪来了,当然,此时眼里已经没有新闻,而只有历史,是兰溪特殊发展阶段的变迁史。

  我于1989年8月到兰溪市委办工作,比卫军晚五年;2004年4月离开,却比他早三年,但也干了整整十五年。在一个单位干这么久,确实不多见。所以,这一时期我俩一直是同事,对他写的新闻报道尤其是1989年后发表的新闻报道大多耳熟能详,而对那一时期兰溪经济社会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大抵所感略同。我经常想,改革开放四十年,兰溪不仅变化甚巨,也贡献了自己的经验和力量,尽管“经验”不甚经典、“力量”也微不足道,毕竟造成了较大影响。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当年的国企改革,为全省和全国提供了样板。虽然这些“经验”刚出台就被迅疾而来的、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浙江经济大发展浪潮所淹没,“样板”存世不久就被大家忽略和遗忘,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兰溪国企改革的经验基本不再提及。出经验的地方因为“经验”而落后,历史上一直领先周边县市的地方几乎在生产“经验”的同时眼睁睁地被周边一个个超越,这种尴尬曾经让兰溪人郁闷了很久。

  当然,从新闻报道上是很难看出这些的。严格讲,这些新闻报道仅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转变,尤其是这些新闻报道几乎全部都是正面宣传,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熟悉或有心了解那段历史的人仍可以从中看出一些蛛丝马迹。让我们沿着新闻报道的时序,以“是什么让兰溪发生重大改变”为主线,去看看那些年兰溪到底发生了什么。

  兰溪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人文积淀、大量的国家先期投资、多年的产业积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几乎全部历史中都遥居周边县市前位,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更是进入鼎盛状态。这几年当中,引起省内乃至全国轰动的大事喜事连连,一时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可以从卫军他们当年的新闻报道中看出一些端倪:1984年,最早推出的新闻报道是发展乡镇工业的“马涧经验”,《金华日报》一段时间里连续发了四篇。我们知道,马涧乡办企业大发展与东阳横店差不多同期,其规模和实力也大体相当,而现属诸葛镇的原双牌公社社办企业历史更早,影响也更大,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就已红红火火。但两地后来均未有持续的和突破性的大发展,进入九十年代就被其他很多地方超越了。这一年的7月,兰溪开始试行厂长负责制,报道中“兰冶”“划小核算单位”改革,应是其中内容之一,表明此时兰溪国企改革已经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1985年,兰溪撤县建市,成为建国以来省内首批撤县建市的两个县级行政单位之一(另一个是余姚)。国企落实经济责任制的改革继续推进。1986年,以时任省委副书记、副省长吴敏达关于推广“兰溪经验”的讲话为标志,兰溪工业经济“改革经验”在全省全面推广,成为当年最大亮点之一。1987年吸引人们眼球的新闻当属兰溪溪西新区建设规划的推出和实施,因大气超前而引发热议,说实话,当时推出的这一规划,许多县市可能连想都不敢想。那一年还有一个有趣现象,就是“兰溪人的广告真厉害”几乎成为省内外众口一词的赞誉,各级新闻媒体上,兰溪企业的广告随处可见、频率很高,而且广告词也是特别的悦耳醒目,像“兰江味精、精益求精”,“人生之路、贝贝起步”,等等。而相比周边,那样大规模、轰炸式的广告集群行为几乎不可想象,展现了当年兰溪优质企业众多、兰溪人商品经济意识超强、兰溪人善于经营的整体形象。这一年兰溪的另一件大事就是选派200多名机关干部下村任职两年,这其中就有杨东海,而杨东海的先进事迹也基本发生在其下村任职期间和任职的村。这一年还有一件大事曾经让兰溪人深感自豪,让周边羡慕不已,那就是兰溪成为全省首个财政收入“亿元县”。1988年兰溪工业企业“工效总挂”经验在全省推广。而以金笔厂厂长向时任总书记当面报告兰溪“放开经营”经验为标志,兰溪的“改革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这一年,兰溪化工厂(凤凰公司的前身)试行股份制,不久,凤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浙江省第一只异地上市的股票应运而生。在这样短的时期内,这样密集的全省、全国性的成就和荣誉发生在一个县级市,确实是很不容易的。

三  

  然而,从1989年开始,形势发生了逆转,这从当年的新闻报道中可以隐约感受得出来。这一年,无论是国家还是兰溪,都是“多事之秋”。国家层面的事众所周知、不必细说。兰溪也是难事不断,首先是遭遇特大洪灾,而这种情况之前多年未见。与此同时,国有集体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困难和改制未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断显现,并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振作精神、知难而进”成为当年工业战线的主题词,从这一主题词中即可感受到兰溪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遇到的极大困难。此时,最能代表兰溪整体形象的工商业界那种英气勃发、豪情满怀的氛围已然不再,企业家队伍和机关干部中的消极情绪不断滋长。到了1990年,工业企业二轮承包是在比较沉闷的氛围中展开和落实的。如果说这一年工商业界有什么喜事的话,那就是“云山制药厂”发展成为“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这里潜在的确实“绝不仅仅是名称的更换”,而是这家原街道企业在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上的蜕变。1991年二轻集体企业凯旋燃具异军突起,应是兰溪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成果的最后绝响,而它同样摆脱不了当时完全市场化中小公有制企业的宿命。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其精神迅速贯彻,但实际动作却比较迟缓。特别是长时期和大体量的国有集体经济成分不仅使兰溪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转制工作举步维艰,也大面积深层次地固化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这使许多与民营化方向相关的改革推动起来十分的艰难。这一年稍值圈点的只有康恩贝股份公司成立和总部迁往杭州。当然,南巡讲话也掀起了我市股份制改造浪潮,以大通股份为代表的多家工商企业募股成功,开启了新一轮兰溪发展的强劲势头,可惜那时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工商企业界对股份制认知模糊、准备不足,加上国家层面对股份制也缺乏规范,实现途径不够清晰,股份制募集的大量资金基本未能在助推兰溪发展方面发挥作用,表象的发展强势刚开了个头就刹了尾。

  有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与兰溪经济发展迟缓几乎同时出现的还有连年的洪灾,包括我在内好多机关干部的“抗洪”经验可能更多的还是从1989年开始积累的。这一时段省市领导关注的重点,已不再是“兰溪改革经验”,而是洪灾旱灾灾情,这期间有省委副书记沈祖伦、省长万学远、省长葛洪升、省委副书记刘锡荣等领导先后来兰调研指导抗洪抗旱救灾工作。连年洪灾威胁钱塘江流域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三江治理”被提上议事日程。尽管省里支持力度很大,毕竟存在大量缺口,而兰溪财政状况又是捉襟见肘,于是,发动各界捐资,加征“三江治理”费,成为兰溪企业和公务人员中的一项“特殊负担”。

  其实,这期间兰溪的发展也并非处处落后,自我比,还是保持了较快的速度,只是相比周边县市区,主要是先进发达地区,速度还不够快、力度还不够大而已!特别是在文化旅游方面也是亮点纷呈,表明兰溪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开始发力。诸葛亮文化研究以及诸葛八卦村旅游业异军突起,开金华各县市区旅游大发展先河。尤其是1996年200诸葛亮后裔逛大上海的“豪举”让人瞠目,而“要嬉戏,到兰溪”的经典旅游宣传广告词让人特别注目,成为享誉业界的重大创新。此外,黄大仙文化、李渔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开发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学习杨东海、弘扬东海精神和抗洪救灾精神成为兰溪人的精神标杆。这些,在新闻报道中都有浓墨重彩的展现。

  记得作家王蒙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感慨我国解放初期五十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八十年代那种在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之后政通人和、群情跃动、全社会散发无限向上张力的氛围,说明这种氛围的来之不易、难能可贵。我觉得,兰溪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是呈现出类似这种发展氛围的,对兰溪来说,那是个充满诗意的年代。然而,进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之后,这种氛围就日渐式微乃至于消逝了,整个社会心理的暗流中涌动着“兰溪已经风光不再、兰溪辉煌一去不返”的负面情绪,有时这种情绪还非常强烈。虽然现在我们回过头去看,兰溪当年的衰落有体制机制的原因,也有现代社会交通通讯深刻变革后区位优势失去的原因,还有长期形成的地域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因素,等等,总之有其客观必然性。事实上,在风云变幻的当世,一个在地域、交通、行政区划、国家政策上没有任何优势的县级单位要想保持领先地位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当经济主体内生动力缺乏、而改革推动阻力重重的时候,要挽回颓势就异常艰难。但任由这种社会心理滋长对一个地方的发展绝无任何好处,尤其它是改变现状、扭转局面的大敌。面对这种暗流,时任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关心兰溪发展的人们都看到了,采取种种措施,努力挽狂澜于既“颓”。从1989年市委提出的“振作精神、知难而进”、“练好内功、重牵牛鼻”到1994年提出的“再造优势、重振雄风”口号,包括以后几届市委根据兰溪实际提出的大政方针、重大举措,都是面对兰溪市情民意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作出的积极努力。尤其1994年新一届市委提出的“再造优势、重振雄风”口号,以及配套展开的声势浩大、全民动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曾经深刻地影响和激发全市人民。大讨论和之后推出的推进国企转制、民营企业发展的系列举措糅合在一起,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兰溪的发展热情。尽管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遭遇挫折,但我觉得,它客观上开启了一种自我救赎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以找回兰溪昔日辉煌为长期奋斗目标,立足实际,注重基础的夯实和优势的发挥,主张持续发力和长期积累,强调艰苦创业和开拓创新。

  从“再造优势、重振雄风”到“追赶跨越、重振雄风”再到“担当追赶、沸腾兰溪”系列口号的时空跨越;从“打基础、强工业、兴三产”九字方针的提出以及后来的十二字、十五字、十八字方针的跟进,直到现在“一区一地一城”建设发展战略的实施;从以“华铝”破产重组为代表的国企转制解困工作的艰难推进,到“下岗职工创业园区”推出,再到省级经济开发区发展壮大和“光膜小镇”形成并快速发展;从省委书记车俊来兰调研提出“产业加快转型、古城焕发青春”要求,再到全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现场会在兰溪举行。等等。三十年兰溪自我救赎的集体接力,我们看到了历届兰溪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领导呕心沥血、绞尽脑汁、苦心孤诣的持续努力;看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对兰溪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看到了全市民众为发展而作出的艰苦努力;也看到了一些兰溪领导雄心勃勃、志在必得的艰难拼搏,和遭遇挫折后“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壮志未酬、雄心难展的落寞豪情。这些都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兰溪人感动。

  现在,改革开放政策已经实施四十年,“兰溪经验”从推出到无疾而终也已经三十年。三十年白云苍狗,岁月在兰溪埋下的“彩蛋”虽然并不特别出彩,三十年来兰溪的自我救赎之路虽然还是短板太多、前路漫漫,但毕竟发展已经有了更多的底气,至少,我们在许多方面已经和别人走在了一个平台上,我们的优势正在进一步显现。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我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的发展创设了极为有利的宏观环境,只要全体兰溪人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立足实际,艰苦创业,持续发力,兰溪昔日的辉煌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找回!

  刘成芝(作者为兰溪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编辑:潘云忠

兰溪新闻

更多

专题聚焦

更多

导报视频

更多

兰溪市新闻办  兰江导报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兰溪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新闻许可证:浙新办【2006】49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7029369
浙公网安备330781021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