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兰溪新闻网 >> 芥子园 >> 城市人文

自称“一辈子吃婺剧饭”的音乐名家,还擅长绘画、书法、笛子、园艺、摄影、烹饪、打电子游戏……

吴一峰文化艺术展:透着老兰溪的文化风骨

2018/11/09 来源:金华新闻网
兰溪文艺界人士观展、追忆“吴老师”

 

记者叶骏文并摄

  一个人走了,可以被很多人记住:他的书与画,为人所欣赏;谱的曲子,为人所传唱;编的书,成为婺剧标杆;他做的笛子教的学生,他的言行举止,他的多面、勤勉,还有他的温顺、平和、简单、纯洁……都说明他还在,他的精神依旧温润。

  10月31日上午,在秀美的兰溪青湖公园,在雅致的方增先艺术馆内,由市文联、兰溪市委宣传部等组织,吴山明题款的“吴一峰文化艺术展”引来众多知音,成了兰溪近年人气最旺的艺展之一。人们相聚怀念那个和霭可样的“吴老师”,唱他的曲,看他的画,听他的故事……感怀一个让人思念、音容犹在的“兰溪才子”。

  吴一峰离世3年多了,办展寄思,更是勉励,“传承他的文化,更学习他的精神”。

2010年3月,记者到吴一峰家中采访,碰到他正在画虎

  自学成才成为婺曲名家,从创作到理论研究均颇有建树

  吴一峰(1939—2015),艺名吴山,兰溪上华街道上樟村人。他是我省著名作曲家、戏曲理论家、书画家,兰溪滩簧非遗传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先后担任兰溪婺剧团作曲、团长,兰溪市文联主席,兰溪市政协副主席。

  据兰溪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说,吴一峰出身兰溪文化世家,与其父亲吴志道、长兄吴奇峰并称为“兰溪三吴”。她的两位姐姐也都是高端人才,大姐吴绛云是颇有成就的农学家,二姐吴绮云是原浙江话剧院著名演员,周总理生前看过她的演出。

  吴一峰14岁在杭州一吹成名,人称“少年笛王”,16岁演浙婺小生扮相清秀,他的音乐特长与作曲天赋很快便崭露头角。吴一峰没有进过音乐专业学校,甚至连普通中学都没毕业,却能自学成才,由剧团演员转行编曲。他1955年考入浙江婺剧团,1961年调入兰溪婺剧团任作曲,1978年任兰溪婺剧团团长,与婺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艺60年婺剧作曲80余首,吴一峰是《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婺剧主编之一,《中国婺剧史》音乐部分主要撰稿人,《中国婺剧音乐》副主编,《婺剧唱段选萃》的撰文者。与人合作编著的《兰溪滩簧》一书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他先后荣获浙江戏剧节优秀作曲奖、浙江省群众歌曲作曲奖、中国婺剧社会热心人等荣誉。

  在兰溪婺剧团团长刘建晖的印象中,吴老师永远是边学边做,在吃透传统的同时敢于改良、创新,从婺剧音乐的创作实践到理论研究都“玩”得风生水起,甚至能变“糟粕”为神奇。有时灵感来了,他就会半夜起来作曲,哪怕是在寒冷的冬夜;20多年编曲生涯,《李渔别传》《东海魂》《君子亭》《西施泪》是他最难忘也最得意的作品。吴一峰为许多剧目所作的曲,总让演员易上口、能发挥,便于乐队演奏,适合导演处理、演员表演,也深受观众喜爱。

  在金华周边婺剧界,吴一峰是圈内出了名的热心人。1986年调入文联,包括退休后,兰溪当地以及义乌、江山等地的婺剧团还是会不时地请他帮忙。他有时出门不便,有些剧团就会搬一套人马过来,配合他的作曲工作,有的剧团甚至专门派人过来跟他学习编曲。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说:“只要你有需要,吴老师都会毫无保留地教给你。”

  吴一峰为人低调,极少接受媒体采访。2010年3月,记者曾到他的家中采访过他——家人说是这么多年来殊为难得的一次。

  当时,吴一峰就告诉记者,一个地方剧种区别于另一个地方剧种的标志是什么?不是表演程式,不是服饰化妆,也不是传统剧目,而是戏曲音乐。为什么电影看了一遍已经足够,戏曲“看你千遍也不厌倦”?因为戏曲音乐对特定的观众具有恒久的魅力,与其说看戏,不如说听戏。音乐,既是戏曲的标志,也是戏曲的根基、戏曲的灵魂,更是戏曲的魅力所在。

  身边人深情追思:文艺多面手和他的生活“朋友圈”

  吴一峰是婺剧音乐和编剧方面的专家,自称“一辈子吃婺剧饭”的人。他的婺剧音乐,与陈永源的书法、吴缃的画、凌成澜的诗词,并称“兰溪四绝”,获誉“兰溪四大才子”。

  但吴一峰的才情绝不仅仅限于此。他是文艺多面手:他画的虎形态各异,纤毫毕现,栩栩如生;他的书法苍劲俊秀,他的文章布局合理、语言流畅、功力精准,他笛子吹得好,还会制作笛子送给弟子,绣花、刻章、园艺、摄影、烹饪……这些掩盖于他婺剧音乐“声名”之下的“业余爱好”,素日不太为人所知,却堪称做一样精一样。

  吴一峰文化艺术展作为一年一度李渔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引来兰溪及金华众多文艺界名家到场,当天还举行了吴一峰文化艺术座谈会。他的多才多艺、德艺双馨,他的亲切随和、与人为善,在熟识他的老朋友口中,一个让人敬爱的“吴老师”“好大哥”的形象跃然而出。

  友人萧家林感叹与他合作时,吴一峰作曲时一气呵成,哪怕外面发洪水他们也能躲在旅馆里,流水线般赶任务,默契而高效;吴一峰哪怕在机床轰鸣的机床边,也能静心完成小戏编曲。李建明说,吴一峰在艺术上这么丰富的一个人,生活中却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安静、纯洁的“大哥”。与吴一峰相识50来年、共事16年的朱根富说,吴老师首先是一个好人,然后才是一个艺术家,他淡泊名利,以他的成绩与地位,完全可以去评国家一级作曲,吴一峰却总是说“国家二级已经可以了”……

  陈兴兵、杨丽萍、宋志刚、朱位清等人,甚至妻子阎庆花,都称吴一峰是亦师亦友的大哥、爱才如命的伯乐。大家聊到较多的,是他还喜欢打游戏,很多年轻人都没他顺溜。甚至他在任兰溪市政协副主席时,还会跟着剧团下乡,坐在角落里吹他喜爱的笛子……

  金华市婺剧促进会会长杨守春表示,“兰溪出李渔,戏曲名天下。一本《芥子园》,启蒙千万人。”吴一峰是全省婺剧界公认的专家型长辈,也是书画界德艺双馨的同仁。他离去3年,人们记忆犹新,思念日切,为什么?就在于他不仅艺术精湛,从未恃才傲物,反而是为人谦和,爱才惜才,一生淡泊自守。他在唯成份、轻知识的年代,怀才不遇,打铁为生,下放农机修造厂,但吴一峰就如“风中飞舞的蝴蝶”,是个“含泪奔跑”的人,始终乐观向上,忍辱负重,弘毅致远。

  “千年涌雪洞,深处隐长龙。不嫌沉寂苦,愿负万山重。虽有穿岩力,无意逞威风。心血化清泉,滋润千葱茏。”兰溪市政协副主席陈兴兵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了一首吴一峰早年写的《地下长河赞》的诗,堪称他自己一生的写照:有志向有抱负,能吃苦隐忍,平淡从容、善良慈悲,乐于助人。“吴老师写诗不多,这一首诗却颇见功力,值得回味。”

编辑:潘云忠

兰溪新闻

更多

专题聚焦

更多

导报视频

更多

兰溪市新闻办  兰江导报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兰溪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新闻许可证:浙新办【2006】49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7029369
浙公网安备330781021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