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兰溪新闻网 >> 芥子园

一个“我”的距离

2018/10/19 来源:

  总以为过重阳节是奶奶、外婆的事,忽然间感悟,爸妈也六十有几了。

  前两天去社区帮爸爸办理退伍军人登记。爸爸2005年中风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所有要出门的事都要妈妈代劳。妈妈近年来身体状况也不好,我带着爸爸的身份证、退伍证、残疾证等,去了社区。

  填表格时,我几乎“举步维艰”,一些很平常的问题,我都无从落笔,前前后后给妈妈打了四五个电话。每打一次,心中便多一分惭愧。原来,父母才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的过去,我有太多没有参与,也无从了解。

  小时候,我问妈妈:“你为什么那么迟才生我呀?”妈妈生我时已经29岁,算是那个年代的“高龄”。小时候吵架吵不过隔壁小姐姐,我就向妈妈抱怨。妈妈车着缝纫机,头也不抬地说:“问你爸去!”

  爸爸少言寡语,我自然不敢去问,直到这次帮他填资料时,才知道他1974年12月应征入伍,1980年1月返乡,这才“姗姗来迟”地解开了我儿时的困惑。爸爸当兵的五年,都是和妈妈书信联系的。小姨说,妈妈本来不认字的,为了能和爸爸通信,每天干完活就绕着舅舅、小姨他们学,硬生生给自己扫了盲,用她那“八脚喜”(兰溪话,意为八脚蜘蛛)的字和爸爸通了五年信。妈妈的字我见过,东弯西扭实在没法看。可她是个属羊的倔脾气,认定要做的,挖个洞也要做到底。这一点,我在过去三十几年里算是真真领教过的。

  国庆节帮我妈整理东西,翻出不少老照片。有一张是爸爸的,黑白的。从小就听大人说我像爸爸,我老大不高兴,总希望和我妈像一点,毕竟小孩子都喜欢妈妈。可是一眼看到这张泛黄的照片,眼珠子就没法转了。硬说自己像妈,还得蛛丝马迹去找;可一眼看到照片就说“像”,那才是真正的像吧!脸型、鼻子、嘴巴简直就是一个“粿印”出来的,特别是眉宇间那点坚毅和青涩,那难以名状的“文艺气息”,简直如出一辙。说自己“文艺范儿”有点不好意思,这词说我爸年轻时却半分不假。他虽是汽车兵,却也是半个文艺兵,不时会参加演出。这张照片反面,是当年的爸爸用蓝黑墨水写的一行“毛体”: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热血青春!

  读到这句话,时间仿佛停止了。遒劲洒脱的字迹间,我看到了40多年前的那个战士:冬天,火车站,汽笛长鸣、翻滚的白气。簇拥的人群中,他戴着大红花兴奋不已。梦想和使命召唤着他,青春和热血呼啸着指引他,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的脚步。纵有万千不舍,终归义无反顾。

  在汽车营,他经常天南海北地走,妈妈写好了信常常不知道往哪儿寄。当年的思念、牵挂和担忧,如今留下的,不过是《退伍军人证》上记录的军功,了了一句带过。这只“老轮胎”呀,如今只有在轮椅上晒太阳发呆时,才会回忆起年轻时的豪言壮语、浓情蜜意。可我知道,他不想这样停下脚步,他还想走……

  父母的青春已经逝去,他们的故事也终将埋没在时间的流逝里。有时,我想去爸爸曾经走过的地方看看;有时,我想写写妈妈受苦受难的童年。好像必须做点什么,才能证明他们和我们不一样,却又和我们一样地年轻过。可有时,我又不得不感叹时光如梭,转瞬自己也已近不惑之年,我们也走在了他们走过的那条路上。父母的青春和老去之间,不过是一个“我”的距离。

编辑:潘云忠

兰溪新闻

更多

专题聚焦

更多

导报视频

更多

兰溪市新闻办  兰江导报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兰溪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新闻许可证:浙新办【2006】49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7029369
浙公网安备330781021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