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民以食为天”,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往往可以折射出一方水土内在的精神气质。作为“千年商埠”的古镇游埠,商贾云集,手工业发达,在早茶之余,涌现着花样繁多的小吃,吸引了来来往往的商客,酥饼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兰溪游埠集镇上仍有许多家酥饼店,一些游埠人还带着自己的手艺走南闯北,让酥饼香飘四方。
酥饼,作为点心,配上一杯清茶,既能果腹,又可品味,四季皆宜。游埠酥饼圆若茶杯口,形似蟹壳,底部平整,外形丰满,面带芝麻,两面金黄,色泽淡雅,入口酥、脆,加上芝麻和梅干菜独特的香味,具有特殊风味。
穿过弯曲的拱桥,沿着石板路,在游埠古街上,时不时传来刚出炉酥饼的香气。每天制作上千个酥饼,是何素梅的日常。今年59岁的她和67岁的丈夫潘志景一起经营着酥饼店,女儿和女婿时常在店里帮忙打理。
酥饼的传承,是在最平凡的生活里。何素梅还记得,女儿三岁时,她和丈夫从婆婆手中传下了酥饼的制作技艺,在游埠街上开了一家酥饼店,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了。“我丈夫在3岁时,出了天花,患上了耳疾,别人要大声说话,他才能听得到。”何素梅说,由于耳朵听不见的缘故,丈夫没法外出上班,就跟着婆婆学做酥饼。
婆婆教得认真,夫妻俩学得用心,当时的酥饼每个只售1毛钱,挣得不多,但他们怡然自得。何素梅介绍,做酥饼先要用温开水揉成面团,这样做成的酥饼口感更加柔软。揉面时,要与发过的老面揉在一起,再把面擀平、擀薄。
在擀平的面皮上,抹一层菜籽油,撒上一层面粉,再卷成长条,分成小面团,包上梅干菜肉馅,压扁平就成了酥饼多层的饼皮。肉馅可以依据个人口味,加糖或者加辣。刷上一层油,撒上芝麻,待到炉火温度适宜,便可加水贴在炉壁。在炭火的炙烤下,慢慢蒸发出水分,酥饼也由白色转变为焦糖色。刚出炉的酥饼,芝麻香气袭人,热乎乎的,很香。
何素梅不仅传承了酥饼的制作技艺,还熟悉酥饼的典故。相传隋唐时“混世魔王”程咬金是酥饼创始人,早年逃难在婺州三河戍地(今兰溪游埠一带)以卖烧饼为生。有一次,他的烧饼做得太多了,一整天也没卖完,便将饼保存起来,准备第二天继续卖。为了防止烧饼变坏,程咬金将烧饼放在炉边,让火一个劲地烘烤着。第二天,程咬金发现烧饼里的肉油都给烤出来了,饼皮更加油润酥脆,全成了酥饼。这饼一上市,立刻吸引了不少人。大家见程咬金做的饼和以前大不一样,都争先恐后地品尝。后来程咬金参加了隋末农民大起义,在瓦岗寨当上了寨主“混世魔王”,进而成了唐王朝开国元勋。功成名就之后,仍忘不了早年的卖酥饼生涯,酥饼的名气因而名扬四海。
如今,在女婿的推动下,何素梅夫妇做的酥饼搭乘互联网的快车,卖到了杭州、上海、山东等地。遇到节假日,往来游客多,何素梅比以前更加忙碌了。
文/记者 沈冰珂 摄/记者 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