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兰溪新闻网 >> 一周时评

短评:十年未还蒙冤者清白 违背法治初衷

2018/05/26 来源:

  背景

  今年33岁、有研究生学历的胡红岩,被一个罪犯冒用身份十年,至今无法洗白自己———2008年,一名陌生女子盗用胡红岩身份在河南郑州市犯案入狱半年,刑满释放后杳无踪迹。由此,胡红岩背上“前科”之名,坐火车、住宿会被警察特别盘问,她也没能考公务员。胡红岩想还自己清白,郑州警方却说,必须有假“胡红岩”的真实身份信息,才能删除胡红岩的“犯罪记录”。

  点评

  司法的公信力建立在公正之上。郑州警方迟迟不在违法犯罪人员数据库层面还胡红岩清白,依据是“有关规定”要求必须填上“李鬼”的信息才能替换无辜的李逵。换言之,就是要“一换一”。这种规定的初衷,或许是为了防止内部人为有前科者“销案”,却未必想到“万一”开始录入的信息是错的,后来又找不到犯人的真实信息,难道就要将错就错吗?说到底,让清白者长期蒙受不白之冤,完全是执法者僵化执行“有关规定”的结果。更令人愤懑的是,冤情是由执法者造成的,执法者一直找不到“真凶”,“黑锅”却要由无辜的胡红岩来背,执法者咋就那么“理直气壮”?有警察说:“我也去省厅打了十来次报告了”。“省厅”长期对此无动于衷,究竟是怎么贯彻“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由此折射出的不正是“四风”中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吗?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高层的要求是明确的、更是具体的。某些部门与人员又是怎么做的?一些不良状况依然存在,一些本不该成为“老大难”的事仍然没有解决,印证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必要性。有人可能会将责任归咎给不合理的规定。不禁要问:规定是“自然天成”的吗?规定还不是由人制定的?修改不合理的规定,别再抱残守缺,关键还是在人。

编辑:潘云忠

兰溪新闻

更多

专题聚焦

更多

导报视频

更多

兰溪市新闻办  兰江导报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兰溪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新闻许可证:浙新办【2006】49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7029369
浙公网安备330781021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