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兰溪新闻网 >> 健康

怀孕八个多月,每天步行上万步入户随访

家庭医生鲍艳:用心守护村民健康

2018/03/30 来源:兰溪新闻网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占总人口的17.3%,中国社会步入老龄化阶段。

  兰溪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2017年,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有93116人,其中规范签约人数为77579人,签约覆盖率为83.3%,有效签约人数为52614人,占全市有效签约人数的40%。

    在兰溪乡间,活跃着一群家庭医生,她们经常穿行在大街小巷,为健康守护。黄店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鲍艳就是其中一个。

  怀孕八个多月日日步行上万步

  最是一年春好处,又到了踏春时节,但对于鲍艳来说,穿着红马甲,带着团队走在田间地头,不是为了赏春,而是到乡村入户随访,为自己负责的村子2200多口人做新一季度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她不但是家庭责任医生,还是一名有着八个多月身孕的准妈妈。

  鲍艳的团队由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组成,每次随访,他们都一起入村到户。黄店镇刘家村由五个自然村组成,通村公路围绕在村庄外围,村庄间田埂交错。每次到刘家村,他们都把车停在村口,步行到村庄的每个角落,“村庄之间有田埂相连,走走挺快,开车要绕一大圈,不方便。”鲍艳说,就像远处村庄边山坡上住着的几户人家,开车要花不少时间,走过去反而更方便些。虽然只有一个高血压患者,也依然要去测量。

  黄店镇地处兰溪市西北部山区、半山区,管辖21个行政村,60余个自然村,总人口数35665人,最远的自然村距离镇中心约15公里。据统计,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人数12531人,签约率达到35.14%。于是,黄店镇中心卫生院成立了16支签约医生服务团队,平均每个团队要为2200多人服务。

  从2016年9月份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始推行,每年签一次,每季随访一次,一年中医生至少四次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检查。鲍艳有一本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每户签约家庭中每个慢性病患者的姓名、联系方式、年龄、血压、血糖、用药情况等信息,把年龄大、血压比较高的老人标记出来,时常提醒他们按时用药。有的老人吃了药症状没有改变,要提醒他们到医院换药。对于高血压病人,如果连续两次都超过正常的标准,就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每季度测量完,鲍艳都会花上几天时间,把信息统一细致地输入电脑。

  好在,下个季度起,卫生院施行移动终端电子化记录数据。在这之前,鲍艳盘算着用五天的时间,赶在自己生产前,和队员一起把所有的慢性病患者、低保户等重点人群都随访到位。

  一户都不落家庭医生细致入微为健康守护

  在刘家村,一走到村口,87岁的黄先凤就热情地和鲍艳打招呼。老人神情慈祥,说话有些慢,患有高血压。“我的血压,有时高,有时正常。都是鲍医生到家里帮我量的,每次来她都嘱咐我要按时吃药。我的心脏也不太好,药有好几样,鲍医生让我每样药每天都吃一粒,我都记着。”黄先凤说。

  家庭医生有个标准,要在两年时间里,认识所有自己负责随访的村民,同时让村民认识自己。这意味着,每周,医生都要花上至少一天的时间在村里,和村民打交道。

  鲍艳熟门熟路,来到刘家村的老人家中。老房子光线暗淡,鲍艳介绍,这家只住着两位老人,70岁的金雪莲和她73岁的老伴刘政祥,子女都在外工作。金雪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还有脑梗后遗症,右侧肢体偏瘫,右手动不了,老伴也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大伯,今天在家啊,我来给你量血压了。”鲍艳一进门就和老人打招呼,看到刘政祥大伯正在包饺子,金雪莲大妈坐在一旁的沙发上。大伯开始和医生讲述病症、用药情况。鲍艳挺着八个月的孕肚,搀起坐在矮沙发上的大妈,“大妈,这个位置太低了,坐高一点,方便量血压。”量过血压,有些偏高。根据上次测量记录,鲍艳调整了药物剂量,在笔记本上仔细地记录下来。“大妈,你原来吃的药要再增加下午吃一次,你的血压值量了几次都偏高,要记着,早上一颗,下午一颗。”鲍艳反复叮嘱,生怕他们没记住。量完血压,鲍艳赶忙去下一家。

  一路上遇到了很多熟识的村民,都和她打趣,“鲍医师,你跑得这么拼,肚子要掉出来了。”鲍艳笑着说:“不会的,多走走才好。”

  每次入村,鲍艳都要劝村民们少抽烟、喝酒,饮食要清淡,建议他们戒烟,少喝酒。每天走上13000多步,鲍艳用了五天时间,为刘家村的800多户村民测量血压、测量血糖。

  鲍艳接触的病人中,村民张赛娥家的情况让她觉得有些心酸。张赛娥家住在高丼村,从刘家村沿着田埂路,走上三五分钟就到了高丼村,鲍艳为他们送去兰溪市困难残疾患者免费服药卡。

  张赛娥的家,十分简陋。左边是卧室,里面有两张简易的床,没有门,用一块布当门帘遮挡着。右边是厨房,一眼望到边。丈夫坐在门口的藤椅上,右脑凹陷下去一块,眼睛睁得很大,面无表情。

  鲍艳把卡交到张赛娥手中,看到熟悉的鲍医生,张赛娥不停地诉说往事。儿子16岁时被雷声吓到了,发了病,是精神分裂症,到现在也一直是呆呆的,靠吃药维持。丈夫今年59岁了,53岁的时候因为高血压引起中风,摔了一跤,导致脑血管破裂,开颅手术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当时他在医院里昏迷了三四个月,鼻子嘴巴都插着管子,食物从鼻子里灌进去。突然有一天,他哇地一声哭了出来,人就醒了。”现在每到饭点,张赛娥就放一张小桌子在他面前,让他用左手自己吃。在他胸前铺着毛巾,怕他弄脏衣服。可是,他每次都吃得一塌糊涂。张赛娥家三个人都是低保,每月能领一千多元钱。丈夫吃中药要100多元一帖,先前吃了几次,实在负担不起,就停掉了。

  量完血压,张赛娥拉着鲍艳聊天,一旁的丈夫突然哭出声来。鲍艳说,来了这么多次,还是第一次看到他哭。“天气好,我把他拉到外面坐着,有时候他看到熟人,还会主动要拉手,示意你坐,看到什么就哭了。”张赛娥感叹,这样的日子真不知道怎么过。鲍艳搂着张赛娥的肩膀安慰,“日子会好起来的,你看,他们的病现在好转了很多,你要有信心,再难也要撑起这个家,自己身体上如有不舒服就打我电话。”

  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在农村普遍高发,只要在高血压早期进行干预、规律服药,注意血压变化,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说到底,家庭医生服务还可以做得更好,让老百姓更加信任。”鲍艳的话语充满坚定。

  村民古道热肠家庭医生收获满满幸福感

  鲍艳的团队入村次数多了,村民见到他们都十分热情。曾经随访的一户村民,丈夫失明,患有高血压,妻子有糖尿病,两人都是低保。但每次见到家庭医生入户随访,妻子都很热情地招待他们,山上摘的板栗,地里种的番薯,装成一袋袋让医生带回家。“我去他们都很高兴的,年纪大的都喜欢说上几句话。有的村民知道我们要来,提前准备了自家种的橘子,每人一袋装好。我们如果不拿,他们还会不高兴。”鲍艳说,有很多村民还会热情地请他们在家吃饭。不过,鲍艳遇到这样的盛情款待都是婉言谢绝的。她和村上卫生院的医生商量好,自己买菜带到医生家,几个队员一起烧饭。“自己烧方便些,而且吃完就能去下一个村,不用走远。”鲍艳说,有的团队出来自己带方便面,特别是那些去黄店镇山里随访的,开车都要一个小时,一去就是大半天。

  在刘家村的一面土墙上,挂着责任医生联村工作牌,上面就是鲍艳的名字,写着电话号码,方便村民24小时联系。“不过,我很少在晚上接到电话,村民都很体谅我。”鲍艳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有209名医生和600余名团队成员组成的209个家庭医生团队。他们走入乡村田间,迈入每户签约家庭,为患者的测量血压、血糖,掌握患者的疾病动态以便及时调整和干预,守护老人的身体健康。

编辑:汪雅婷

兰溪新闻

更多

专题聚焦

更多

导报视频

更多

兰溪市新闻办  兰江导报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兰溪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新闻许可证:浙新办【2006】49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7029369
浙公网安备330781021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