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兰溪新闻网 >> 芥子园 >> 兰溪风情

薄薄篾片见证五十年竹编路

2017/07/19 来源:兰溪新闻网
    在机械生产的日臻完美下,一些古老的手工艺在时间的流淌中静静淡去,而兰溪竹编,在传承人的手中,重新焕发了活力。目前,兰溪竹编已被列入兰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应龙虎就是这项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之一。
    竹器经久耐用,编织竹器的师傅称为篾匠。昨天,记者见到篾匠应龙虎时,他正在编制一个竹篮。一根根粗细均匀的篾条在他粗糙的手中上下翻飞,一会儿工夫,一个小竹篮的底已形成。在他身后,几个完工的精致竹器占据了他家储藏室的大部分空间。
    由篾条加工而成的竹器,看似简单,但工艺繁琐,包括取料、分拣、剖削、剜孔、插梢等工序,每一项都十分讲究。“我当篾匠已经50多年了,对这一行有感情。”70岁的应龙虎家住兰江街道五里亭村,他的父母都是篾匠。15岁那年,应龙虎就跟着父母学起了篾匠这门手艺。20多岁时,应龙虎白天在工厂上班,下班后还要干竹篾活,补贴家用。
    篾条的宽窄、厚薄都影响着竹器的质感。在老师傅应龙虎手中,竹子像是有生命一样。他一手握篾刀,一手推竹片,刀锋左右轻微抖动、发力,竹片徐徐推进,厚薄均匀。为了使每根篾条保持同等宽度,他甚至用上了当机械工时用过的游标卡尺。
    应龙虎的竹编技术过硬,竹席、竹篮、蒸笼、筛子等编织得十分精巧,还能编出不同的花样。他手头正在编织的是一个福字,用作竹篮的盖子。“当年,有很多养蜂人,他们常常找我做蜂具。”应龙虎退休后闲不住,整天在自家的储藏室编织一个个竹器,“现在做竹编活并非是为了收入,而是发挥余热,传承老手艺,让自己老有所用。”
    近些年,除了在家专心编织竹器外,应龙虎也会带着一些竹编作品参加非遗展演,让更多的人知道竹编这门老手艺。接下来,他筹划着申请金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将这门老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文/记者 沈冰珂 摄/记者 王萍

兰溪新闻

更多

专题聚焦

更多

导报视频

更多

兰溪市新闻办  兰江导报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兰溪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新闻许可证:浙新办【2006】49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07029369
浙公网安备33078102100028